碳足迹 | 产品碳足迹认证和认证流程
发布时间:2023-06-29 09:01:14 来源:长沙楚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570

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PCF)是指某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释放的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总量,即从原材料开采、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分销、使用到最终再生利用/处置等多个阶段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累加。


碳足迹不仅是一个对温室气体简单的量化过程,更是从世界政治经济的角度体现一个国家、组织(企业)、个人的行为是否有益我们整个人类适宜生存环境的一种途径。


我们要应对世界绿色贸易壁垒,就必须要有碳足迹认证。从世界发达国家推出碳关税政策以来,各大国际企业相继建立多种低碳认证制度及标签(碳标识)。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9类产品碳足迹评价制度和评价产品超过2500种。产品碳足迹认证成为进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全球权威碳足迹认证机构主要包括: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UL、德国莱茵、瑞士SGS、英国标准协会BSI、法国必维、英国碳信托以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TI华测认证等,这些机构组织均可为产品提供碳足迹的认证和评价服务。


我国的碳足迹核查认证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ISO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的要求和指南》在国际上成为量化和报告产品碳足迹的国际通用标准。此标准对产品碳足迹认证的认证范围、认证原则、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及碳足迹核算报告内容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企业真正要参与到“双碳”行动和在国内国际上争取更多的市场就需要碳足迹认证。其次,企业想要达到节能降耗、节约生产成本,产品碳足迹有效帮助企业改善温室气体排放,为企业建立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生产的绿色能源体系。


计算产品碳足迹和认证碳标识可为企业带来的以下益处


首先,满足客户的期望。越来越多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其商品的碳信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已明确承诺减少其环境影响的品牌或服务;产品的碳足迹可看作企业的差异化产品策略。


其次,提高企业声誉。展示企业正在承担减少环境影响的社会责任,在国际上争取更好的企业信誉度取得更广泛的消费者客户充分信任。


最后,提高企业的生产竞争实力。降低成本产品碳足迹、显示产品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帮助企业发现其产品高环境代价的环节并进行改善,可为企业发现降低财务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潜力,使得企业得到本质性的长足发展。


成都市2022年度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支持出口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支持我市出口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对取得碳足迹核查证书或报告的,予以核查、认证及相关服务费用100%支持,每个企业每年不超过10万元。对获得碳足迹核查证书或报告的商品每新增出口额100万元给予奖励5万元,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碳足迹是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研究对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同一对象,碳足迹的核算难度和范围要大于单一的碳排放,其核算过程和结果包含着直接和间接的各种碳排放的信息。


以下是碳足迹认证的的流程

 

1、确定产品的认证边界、功能单位

确定产品认证边界(产品的制造商和具体的产品名称、系列、规格、型号)。不同型号的产品由于其原辅材料和生产过程能源消耗不同,须单独申请认证。确定拟认证的具体产品后,根据碳足迹认证的用途、产品属性、数据可得性等确定生命周期系统边界。


 2、收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数据

产品碳足迹核算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算须筹集整理的数据主要为:原辅材料消耗、主要原辅材料供应商及其到厂运输距离、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包装材料消耗、产品使用阶段能源和温室气体消耗、产品回收和废弃过程的能源消耗、废弃处理的量等数据。 数据来源为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表、生产报表等,对于无法实际测量的数据,应根据行业标准或规范采用合理的方法估算。所有的数据均须折算到申请认证的1个产品的消耗数据。


为保证碳足迹核算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核查小组会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从数据代表性、完整性、可靠性、一致性四个维度进行管控和评估。


3、采用数据库核算产品碳足迹

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后,认证审核小组在专门的生命周期评价数库中建立拟认证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录入各核算单元的数据,确定计算方案,由系统计算出产品的最终碳足迹结果。


4、编制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

系统核算完成后,从系统导出碳足迹核算结果,由认证审核小组编制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


 5、报告评审、颁发证书

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编制完成后,根据相应的质量控制流程,核算报告及认证过程资料须全部提交给独立的技术评宙小组进行技术评审,并根据评宙意见做出相应的修改或澄清,技术评审通过后,出具正式的核算报告并颁发证书。



无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并有删减,如内容有任何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